今天实在写不动了,所以就简单跟大家聊几句,算是一个小小的汇报和提醒。
截止到今天凌晨五点,《第二卷》的字数已经累计到了224000字,其中光是这个月就写了7万4千字。不过很明显,脑力和体力都已经快到极限了,这五天才只写了六千多字,速度实在慢得可怜。
《第二卷》从开笔到现在已经坚持了八个月,虽然进度不算快,但我对内容却是非常满意的。可以说,是满意到了极点,甚至让我有点小得意,尾巴都忍不住翘起来了。我敢说,如果你没读过我写的朝鲜战争相关内容,就算读过几十本甚至上百本其他书籍,对这场战争的理解依然是残缺的。因为,我自信能提供一个完全不同的视角和理解。说白了,就这么牛。
很多中国读者对第二次战役自以为熟悉,但我敢断言:不,你们并不真正熟悉。六月时,我在香港科技大学做过一次线上讲座,只有少部分读者参与了。结果呢?许多人都被震撼了。有不少部队的朋友甚至跟我说:听完之后,感觉犹如醍醐灌顶,就连军事科学院的一些人也这样评价。当然,我并不觉得那场讲座说明了什么,只要有人肯下功夫,系统研究,材料掌握得足够扎实,其实也能讲出类似的东西。而我本月写下的这些文字,却是天赋的体现——哪怕别人材料再全、研究再深,也很难写出同样的味道。
展开剩余72%我常常开玩笑说,如果我生活在战争年代,毛主席一定会很喜欢我。虽然这个月的写作进度还算理想,但也收到了一些不太好的消息:这本书国内出版,几乎是没可能的。原因很简单,抗美援朝属于重大题材,需要国家层面批准审核。我这样的普通人,自然不可能闯得过去。就连马平教授这样有军衔的人,都经历了十三年的反复努力,才赶上好时机成功出版。所以我一点也不灰心,因为这条路并没有完全封死。
我的读者群体大家都很清楚:不论是《这才是战争》,还是《这才是战争:将略》,买书最多的群体都是现役和退役的部队军官,其次是老师、公务员、律师、医生、企业家等群体。所以,我的新书即使不能在国内发行,在部队内部依然会有强烈需求。更何况,将来美军、韩军甚至日本自卫队看到我的书后,很可能会把它当作研究资料。那时候,不就是“出口转内销”么?等有一天,你们作为最早支持我的读者,就可以自豪地说一句:“王正兴的这套关于朝鲜战争的书,连美军和日本人都在推崇,而它最早能出版,是因为我也出了一份力。”
接下来,我要说三件事。
第一件事,是汇报进度。
第二件事,是提醒大家理财方面的风险。
今天看到某GU指数一度到了3883点,但文章还没来得及发,刚再一看,已经跌到3800点。只能说,周一没发出来很可惜。借这个机会提醒各位:千万不要在大批散户进场时跟风,结果往往是被套牢。稳妥一点就是守住自己的钱袋子,别轻易出手。除此之外,最近香港出台的稳定币政策,引得简中网络上出现了一大批骗子,他们打着“数字资产就是下一个财富风口”的旗号到处骗人。其实根本不是那么回事,所谓的“数字资产”无非就是某个人凭空搞出来一个毫无价值的币种,忽悠大家花钱买单。归根结底,就是赤裸裸的诈骗。真正能避免被骗的方法很简单:不贪、不冲动,不去点陌生链接,不随意扫二维码,手机不随意交给别人。大多数被骗的人,不是贪高利息,就是被欲望冲昏了头脑。说到底,最安全的做法就是——别做任何投资,钱才是保得住的。
第三件事,是回应一些读者转发的文章。
有个年轻人,想成名心切,就到处写文章挑刺。可惜他挑错了对象。比如说“原州炮击”,他说志愿军死伤惨重,可实际上那只是一次普通的炮兵阻拦射击,类似的情况在战争中比比皆是。美国人为了吹嘘功劳,把它写进书里,然后中国一些不懂军事的“傻子”看了,就跟着起哄,说志愿军掩盖真相。这完全就是缺乏基本的军事常识。再比如他提到“1800人的加强营趟雷区只剩30多人”,这更是对军事常识一无所知。按照作战原则,步兵冲锋前炮兵必须用火力清出通道,若真出现那种情况,责任就在炮兵。一个炮兵观察员老兵的口述,根本不能说明什么问题。
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,包括他批评齐德学计算兵力不准确,或者否认美军在第二次战役中遭遇历史性惨败。所有这些说法,归根结底,都暴露了一个事实——这个小朋友几乎没有军事知识。历史研究最基本的功夫,就是辨别真伪、识别夸张。而他完全做不到。
所以我最后要说一句:各位既然是我的读者,不管你们知识多还是少,我都觉得有义务把真正的东西讲给你们听,让大家明白什么才是真的、什么才是对的。
发布于:天津市专业炒股配资门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