各位看官,您好!这里是阿沈——沈从史,您身边的热点小助手,帮您在家看尽天下新鲜事,话不多说,来为您讲今天的故事。
伊朗以色列还要再战?这两国之间到底什么时候能消停下来?
今年刚进七月,中东波斯湾的海风还弥漫着散不去的火药味,中国驻伊朗大使馆和美国驻伊朗大使馆同一天发布紧急安全提醒:称近期伊朗周边军事活动频繁,建议公民避免前往冲突风险区域。
更令人紧张的是,多方消息显示,以色列已通过美国获得7000枚精确制导炸弹,这些“带导航的炸弹”,正对准伊朗的关键目标,双方又要开战?阿沈带您看看。
7000枚导弹从哪来?以色列的“弹药库”悄悄满了
要弄清楚这7000枚导弹的来头,得先看美国最近的“军援清单”,6月底,美国国防部紧急批准向以色列提供5.1亿美元军火,其中包括3280套JDAM制导组件和3845套BLU-109钻地弹升级包。
简单来说,这些就是给普通炸弹装上“眼睛”和“大脑”的“升级零件”,原本普通的航空炸弹,装上JDAM组件后,能通过卫星定位精准打击目标,误差不超过10米。
BLU-109则是专门钻地的高爆弹,能穿透15米混凝土或60米土层,专门用来炸地下指挥中心、核设施。
以色列拿到这些“零件”后,立刻把库存的普通炸弹“改造成”精确制导武器,以军现有F-35I隐身战机三支中队,配合F-15I、F-16I机群,几乎垄断了中东制空权。
以色列方面此前就曾公开表示称他的战机挂载这些炸弹,相当于给伊朗的核设施、油田、港口装了定时拆弹器。
更为关键的是,这7000枚导弹不是“一次性消耗品”,JDAM和BLU-109的成本不到巡航导弹的十分之一,要知道一枚巡航导弹约200万美元,JDAM组件仅20万美元。
这种极低的成本也让以色列可以实现批量生产,用“白菜价”实现“高精度打击”,据多家国际性组织估算,以色列现在每月能组装2000枚类似导弹,足够覆盖伊朗大部分的关键目标。
伊朗的“护身符”失效了?核设施和防空网全是漏洞
面对以色列的“导弹雨”,伊朗的防御体系显得有些“力不从心”,伊朗最核心的福尔多核设施,原本被设计成“地下堡垒”,深埋地下100米,周围有混凝土防护层和俄制S-300防空导弹。
但以色列6月的多轮打击中,用F-35I隐身战机挂载BLU-109钻地弹,直接穿透了防护层,卫星照片显示,福尔多核设施的部分隧道入口已被炸塌,施工机械被埋在废墟里。
其次就是防空网,伊朗的防空主力是俄制S-300导弹,这种导弹对传统战机有效,但对F-35I这类隐身战机几乎“看不见”。
以色列空军测试过:F-35I在伊朗领空飞行时,S-300雷达根很难捕捉到信号,等伊朗发现时,炸弹已经飞到了头顶,这样的防空系统,就像给自行车装了汽车发动机,看着厉害,用起来根本派不上大用场。
更让伊朗头疼的是,以色列的“无人机+铁穹”组合,把伊朗的导弹反击能力“废了一半”,以色列的“苍鹭”无人机能24小时在伊朗边境巡逻,一旦发现伊朗发射导弹,立刻用“铁穹”系统拦截。
今年前5个月,以色列用这种“组合拳”拦截了伊朗86%的弹道导弹,剩下的14%要么偏离目标,要么被以军战机直接击落。
伊朗的“出路”在哪?向东看还是硬刚到底?
面对以色列的“步步紧逼”,伊朗内部也吵翻了天,一派主张“硬刚”,认为必须立刻引进中国歼-10CE战机和红旗9B防空系统。
伊朗防长6月初专程访华,就是谈这个合作,歼-10CE能挂载PL-15远程导弹,射程145公里,专门克制F-35I;红旗9B是远程防空导弹,射程200公里,能覆盖以色列战机的主要活动区域。
而另一派主张“观望”,他们寄希望于美国方面的政策转向,他们还搬出数据,伊朗今年通过卖石油赚了330亿美元,称只要能维持这个收入,就能撑到“转机”出现。
但现实很残酷,伊朗石油出口虽恢复到一天能运三百多万桶,但国际油价跌到了70美元一桶,而去年同期是90美元,所以实际收入反而降了15%。
更难受人的是,伊朗的石油买家越来越“挑剔”,欧洲只买“不用于军事用途”的石油,亚洲买家则要求“降价”,他们的钱袋子越来越瘪,哪还有闲钱买装备买战机?
中东的“火药桶”,谁在添柴?
以色列的“导弹外交”,说白了就是一场“低成本高回报”的博弈,有美国军事专家表示以色列每花一美元打伊朗,美国能省十多美元,况且不用自己派兵,不用担国际舆论,还能卖军火赚一笔。
更关键的是,以色列通过“炸伊朗”,间接打压了伊朗在中东的影响力,也门胡塞武装最近很少袭击以色列船只,黎巴嫩真主党也收敛了火箭弹攻击,连叙利亚总统都主动向以色列示好,想换点经济合作。
但以色列的“算盘”未必能打响,伊朗虽弱,但背后有中俄撑腰,中国上半年和伊朗签了12份合作协议,包括能源、基建、军工,俄罗斯则多次提出“免费”给伊朗S-400防空系统。
如果以色列真把伊朗逼急了,中俄完全可能“下场”,比如我们切断对以稀土出口,俄罗斯停止向以提供武器零件,以色列的“军事神话”立刻得破功。
中东的“战争警报”,其实是场“心理战”
中美使馆同时警告,不是因为“大战明天就打”,而是以色列的“导弹威慑”玩过了火,伊朗的核设施没被摧毁,防空网也没崩溃,只是暂时“不敢动”。
以色列的炸弹也没真炸下去,毕竟炸了容易,善后难,国际油价暴涨、美国通胀反弹、中俄介入等等,这些后果,以色列和美国都担不起。
但中东的“紧绷状态”不会轻易结束,伊朗需要钱,以色列需要“安全感”,美国需要“控制感”,三方像在玩一场“危险的游戏”,谁先眨眼,谁就输。
各位看官朋友们,今天阿沈的故事就先讲到这里,欲知后事如何,且听阿沈下次再来分解,拜拜了您嘞!
专业炒股配资门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